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正文内容

田轩:A股还能涨多久?还是得看“身体”

admin7个月前 (09-28)信息18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田轩的田字格

最近一周以来,应对内外压力,一场堪称史诗级、截至目前效果亮眼的经济政策“反击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都说历史不忍细看,但过去一周的精彩确实值得我们回溯和思考。

首先是9月24号,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一把手”罕见同台亮相,“神同步”放出“王炸”政策大礼包,涵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各类工具。

特别是,央行潘功胜行长宣布:通过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操作,新增8000亿资金投资股市。从之前“这些资金不准流入到股市”,到如今的“这些资金只能买股票”,央行直接向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持,这绝对是历史罕见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紧接着是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几个“不寻常”将这一轮市场的热情推向高潮:

一是召开的时点不平常。一般来说,一年中的政治局会议,聚焦经济议题的会议是在4月底、7月底和11月底初分三次召开,分别对应部署全年、下半年、下一年的经济工作。特别是11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对应的是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部署。如今,原计划11月的会议提前了两个月召开,反映出中央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紧迫性的判断与重视。(当然,10月的会议也可能不定期涉及经济主题,例如2016年和2018年。即使926会议对应的是10月的不定期会议,召开时间也有所提前)

二是召开背景的不平常。最近多家机构发布预测报告,对于三季度GDP增长的预测集中在4.5%~4.7%这个区间,而今年一季度GDP是5.3%,二季度是4.7%。如果预测准确,那么按照现在的情况,冲刺年度GDP增速5%左右的目标,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三是部署方式的不寻常。首先是篇幅。往届会议纪要,大都约为2500字左右,而这次会议仅有1200字,且删除了大量固定表述,侧面反映了会议召开的紧迫程度。其次,表述非常“坚定果断”,很多表述甚至出现了逆转。

比如: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没有了“稳中向好但诸多挑战”这样的常规表述;货币政策不再提“稳健精准”,而是“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房地产不再是“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而是直接“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

更值得注意的是,会议以“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直面当前问题、表明态度,并且再次强调“三个区分开来”和提出“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从侧面表达出当前政策已定、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明确态度。

紧接着,9月27日,降息、降准同步落地。这一系列超常规、高密度的政策组合拳操作,对市场的点燃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房地产方面效果暂时还没有看到(时间太短),但A股绝对已经燃起来了。9月27日,全市场超52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沪深两市成交额14556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893亿,连续3个交易日破万亿。

3000点又一次“不再是梦”,投资者们又愿意“做时间的朋友”了,甚至建议“3点收市太早,取消国庆假期”。就连上交所的系统都无法承受这“泼天的富贵”,上演了“买入踩踏”导致宕机这样活久才能见的大戏。

从9月中旬还在讨论“要失去30年”的悲观经济公共叙事,到9月25日的“ABC”口号高振——“All in, buy China”(要知道,一周之前的“ABC”,还是“Anything but China”)。从实际效果来看,最近一系列政策方向的正确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扶摇而上”如何才能真正转变为“鲲鹏万里”?从“南门立木”到“落袋为安”,我们的宏观政策该如何持续保持政策效能?不仅帮助经济从短期困局中平安脱身,更重要的是,不能仅仅是金融的单方面繁荣,而是要助力完成经济的转型、真正实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此,有非常多的关键问题,都值得我们将目光抽离出火热的当下,冷静地来思考、讨论和研究。

对于当前的政策以及形势,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政策预期管理:应适时“加大并集中火力”来打破一致预期,特别是在悲观预期蔓延的低谷期。

曾经,经济学主流观点坚信“只有出其不意的货币政策才能奏效”,这就像是在说,只有当你的对手完全猜不到你的下一步棋时,你才能赢。直到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学派颠覆了这一点。他们认为,经济就像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棋局,而公众的决策就像是在下棋时的前瞻性思考。货币政策的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公众对未来的预期,进而改变他们的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引发经济的波动。

这意味着,经济主体们不仅会对当前的政策做出反应,还会对未来的政策做出预判。比如对于9月份美联储的降息行为,全球股市和债市早已开始提前布局。预期管理的力量,正在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新宠。预期管理理论提醒我们,政策制定者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经济状况,更要关注他们的行为如何塑造公众的预期,因为这些预期,最终将决定经济的走向。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最近国家一系列重磅动作,是符合宏观政策预期管理正确逻辑的。这也是近期市场反应高涨的关键原因。回顾过去一周的种种,对于未来宏观政策的导向性指引也有所启示。

近年来,“保持政策定力”“绝不搞大水漫灌”的宏观政策导向,对于我国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克服外界阻力、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客观上看,某些部门对于这一宏观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程度的“矫枉过正”,因为担心刺激过度而不敢使用政策工具,表现在政策面就是:一些刺激政策在用类似“挤牙膏”的方式在不断进行试错,或者干脆“等等看”。同时,近几年还有一点特别奇怪的现象:经济调控政策出台往往是紧缩政策雷厉风行,宽松政策则犹犹豫豫。这种政策的“不对称性”加剧了市场悲观预期的放大。

因为过度担心“安全”而“萎缩不前”,以及紧缩与宽松政策之间的“不对称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要不就是利好政策错过了政策效果的最好时机,要不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小利好很快被市场消化,不仅没有能够在力度和程度上达到扭转预期的效果,反倒是刺激政策的效力被大大抵消、浪费了政策工具。

总结起来,我们的政策行动应该尽可能跑在市场预期的前面,等市场已经形成悲观预期时再做出反应,往往会事倍功半。对此,我们的建议是:在非常时期,非常政策的出台应该更“大胆”一点,在政策预期管理方面要有一定程度的“超预期”“突然袭击”“先发制人”。

二、A股还能涨多久?还是得看“身体”。

在4根阳线“不仅改变信仰,而且让人后悔”之后,投资者和市场的心理关口现在来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节点:对于行情,既怕它再来,更怕它再也不来。

政策利好释放带来的投资者信心恢复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情绪高涨能持续多久?A股的基本生态是否经受得住“刺激”的考验?

从中长期看,我们还是得“不忘初心”——不能因为一时繁荣忘记了A股仍然存在的结构性、机制性问题,包括上市公司质量、交易制度完备性、法治建设等等。具体的建议我也在不同场合与大家交流过很多次,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翻看公众号之前的一些文章。

此外,对于这次央行的8000亿“大礼包”——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思考:

首先,央行的这个互换便利不能看作是变相的平准基金。因为平准基金指政府或相关机构为了稳定市场而成立的基金,主要是通过买卖证券来平抑市场波动,起到直接的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人民银行的互换便利这一工具主要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间接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作用。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体现了人民银行支持市场流动性的决心与勇气,将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市场交易,提升市场流动性。而“未来可以再来5000亿,或者第三个5000亿元”表明若效果良好,这一互换便利工具将可能成为常态化市场机制,助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对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再贷款机制,还是要全面理解。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机制,是银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一次业务创新,可以促进股票增持、回购,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性,助力上市公司发展。但对于银行来说,这个操作的利弊也很明显。

一方面,可以通过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资金支持,扩大银行贷款业务,增加利息收入;另一方面,银行可能面临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不稳定无法还款带来的信用风险,因股票市场波动可能导致担保价值下降的市场风险,以及因业务模式不成熟、合规内控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合规风险及操作风险。

因此,在进行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上市公司及股东状况进行严格审查,评估其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并注意避免业务集中于某单一借款人和单一行业领域;其次,应综合客户信用状况、风险评估状况,设置合理定价,有必要的,设置约束性条款,加强还款保障;最后,通过定期进行贷后评估、加强合规能力建设,完善业务操作程序、设置风险预案等方式加强全过程风险管理。

最后,还是想再说一遍那句熟悉的话:

提振信心,短期靠“软硬”支持,

长期还是得依靠改革。

“好了伤疤,别忘了疼”,

尤其是在伤疤是否痊愈还值得商榷的当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韦子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欧普科技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otpent.com/post/522.html

分享给朋友:

“田轩:A股还能涨多久?还是得看“身体”” 的相关文章

贵州茅台蒋焰:产量在一定区间范围内波动均属正常,总的基酒产量处于正常范围

贵州茅台蒋焰:产量在一定区间范围内波动均属正常,总的基酒产量处于正常范围

贵州茅台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9月9日举行。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 独立董事王鑫,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蒋焰出席并回答投资者提问。有投资者提问:中报半年度产能比去年下降不少,是什么原因?对此,蒋焰解释称,贵州茅台酒酿造采用自然开放式固态发酵模式,产量在一定区间范围内波动均属正常。到目前...

碧桂园回应4.23亿以资抵债事件:公司正努力盘活各类资产 尽全力保交房

碧桂园回应4.23亿以资抵债事件:公司正努力盘活各类资产 尽全力保交房

财联社9月11日讯(记者 王海春)碧桂园日前将位于上海的3项不动产转予帝欧家居,对此,碧桂园方面向记者表示,此举一方面是以资抵债,另一方面也将促进公司保交付相关工作。碧桂园集团称,公司子公司上海碧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帝欧集团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上海南翔玉宏的项目股权全额冲抵欧神诺...

“周杰伦光环”加持,叶惠美是创始人,股价竟一天暴跌超70%!为何出现暴力砸盘?公司深夜回应

“周杰伦光环”加持,叶惠美是创始人,股价竟一天暴跌超70%!为何出现暴力砸盘?公司深夜回应

又见闪崩!“周杰伦概念股” 巨星传奇(06683.HK)突然暴跌。该股上午10时17分首次触发市调机制而进入5分钟限价交易冷静期,随后继续下挫,盘中多次触发市调机制,一度暴跌近80%。截至收盘,跌幅收窄至72.24%,报收2.59港元,上市以来首次跌破发行价,总市值21.58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消...

中集再添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集再添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近期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中集集团旗下中集安瑞科成员企业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称“中集太平洋海工”)中集安瑞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集醇科”)以及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称“中集圣达因”)成功入选取得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与肯定目前,中集集团已拥有...

美法官驳回针对特朗普的两项指控 特朗普律师高呼:又一次胜利

美法官驳回针对特朗普的两项指控 特朗普律师高呼:又一次胜利

财联社9月13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四(9月12日),美国佐治亚州一名法官驳回了检方在2020年佐治亚州选举干扰案中的三项指控,其中两项指控涉及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佐治亚州选举干预案是特朗普身负的四起刑事诉讼之一,另外三起分别是封口费案、佛州文件案和联邦选举干预案。2023年8月...

美联储9月会议前夕,一篇报道点燃50基点降息预期,小盘股嗨了、黄金又新高

美联储9月会议前夕,一篇报道点燃50基点降息预期,小盘股嗨了、黄金又新高

来源:华尔街见闻“新美联储通讯社”文章称,美联储决策者正在考虑是降25个还是50个基点。挂钩美联储政策利率的期货显示,周五交易者预计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升至约47%,可能性接近五五开,而周四预计的概率只有约28%。距离下周三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决议只剩几天时间,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即将大幅降息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